首页 关于我们 业界论坛 新闻学院 本站公告 招贤纳士 会员查询 证件查询 访客留言 信 访 台  
  业界论坛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部署打击网络谣言
新闻出版总署:“无证记者”不一定是
当代微博将颠覆传统营销
什么是真记者?什么是假记者?什么是
为什么新闻界看上去比法律界团结?
网络新闻发言人 搭建沟通新桥梁
微博客:发现新闻与发布新闻的新途径
中国报业集团化运作模式研究
目睹十年新闻界之怪现状:部级记者与
  联系我们

 

 

   弘扬先进文化,关注当代社会;

 

   彰显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联系信箱:ddsbzzs@163.com

 首页  华夏时空
方锐:欺霜傲雪立风骨
发布时间:2025/9/15

欺霜傲雪立风骨

方锐/

砚边问梅仰风骨,傲雪伫,庙阶疏。贤骚墨吞残荷雨,八千里啸风寻兰一幽竹,窭夜,冰上试剑,魏晋乎,噫,草堂入禅茗煮……

    寒雪梅中尽,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江水穿山壁,其气奔腾而下,如瀑悬空,砰然万里;太白仙飘,放翁叩梅,易安之夏日绝句……好一派风骨大章!拿酒来,再斟满,在下隔空唤贤,醉饮达旦大欢也……夫草木有魂,山川有灵,人格有血,噫:索句风骨也……

    汉刘勰《文心雕龙》之风骨篇,其明陈“风骨”一词,“怊畅抒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近代国学大师黄侃《文心雕龙札记》:“风即文意,骨即文辞”,阐释文风与文骨互为表里之关系,即“风可为外,骨则为内”是也!赋诗行文且须一风骨,修身则更如此,是也。

    何谓文士之风骨?首为知人论世。尤魏晋文人血骨异灵,独领风骚,以其真挚强烈之情感、慷慨悲壮之格调、健美有力之文笔著称,史称“建安风骨”。其代表曹氏孟德,若缺少浪荡潇洒之骨气,则必无《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之豪情壮志;若无胸怀天下之阔气之风,何以有《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豁达宽广之胸襟。正是人生之大起伏于曹公孟德太多感触,才滋生出众多灵感,最终乃成“建安风骨”之曹公:“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自强不息之豪迈气概!再如唐杜少陵:“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尽其深哀于民,发封国之剥削而亲之,“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风骨更在极富“韧性”之不屈精神。屈原“虽九死犹未悔”之节,乃苏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者;文天祥“正气参天地,丹心照古今”之风也!刚正之气,清爽之神逸,皆人之风骨之体也。无论处何地,则魂气皆露贵;此贵也,既逸美风流,又刚毅慷慨。弘一大师之弟子丰子恺一言以蔽之:“有些动物主要是皮值钱,譬如狐狸;有些动物主要是肉值钱,譬如牛;有些动物主要是骨头值钱,譬如人”……

往昔尚多此风骨之士。文人无所忌惮,爱憎分明,该骂则骂,放荡不羁,痛快淋漓,此“宁鸣而生,不默而死”之刚烈风骨也!战火中,西南联大,颠沛之士,行之以身,使亿万国人见到了梅贻琦等“风骨”二字之真意——“骨铮铮竖脊梁,联大群英故国光。浮华三千夸盛世,举目环宇谁堪当。”时识人士之士“特立独行、不谄媚、不屈服”之风骨,亦自合“七贤”,一样的吏域浑浊,一样的社会动荡,却在文化上有着“是真名士自风流”的佳绩!

比之于此,今之文士远缺清华大学初期倡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况“德先生和赛先生”早已被专权“绑架”,“江坊”敢怒而不敢言,性灵尽失,风骨苟荡;文人士大夫离众;权斗日益激切,“统利集团”内部分化,党同伐异,屠刀斩向弱者。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国人唯主、奴之别耳,百姓之生唯“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无论主子或奴才,都是“以官的标准为标准,以官的利益为利益”,使国人变得自私、猜忌,一盘散沙。独立性丧失殆尽,甘于充当强权之“传话筒”与傀儡;文官集团彻底沦为“工具人”。无论“主子”或“奴才”,“以官的标准为标准,以官的利益为利益。文人仅剩之“尚武精神”丧失,“风骨”仅为铜臭味、官僚风替代!所见皆是“合群的爱国的自大”者,“奴才相”才是众生相!

文人士大夫的风骨,亦折射出他们所处时代之精神。

    曾子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谓内之德,而当代赋予文士的除守护“意识形态”和“价值世界”,更多士大夫空怀如杜子美般“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之理想,郁郁不得志。

    庙堂之上洞见若执鉴观火者,视风骨为为人为臣为事之至大之端,席卷江海磅礴之气势,尽数绝顶临远之闳旷,奔涌若游龙,恣肆若狂飙,直有引大河而注涸泉,掀天风而荡白沙之叹!三尺微命备感鸿鹄燕雀之天渊,有国士在兹,方知庙园芳草不疏。政余砚边不唯笔走龙蛇,更兼墨润风雨,潇洒胸臆,酣畅透辟!且不言立意切肤,痛陈若扁鹊梅花,仅次第娓娓,中外古今若江海奔鲸,远非饱学鸿儒所能企及!

沙聚之邦抑或人主之国,观天下之汹汹。风骨见存于士人君子,无论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舍风骨则不知余之何存。几千年以降,谦谦君子内修仁义礼智信,外化温良恭俭让,然傲骨之不存,徒具谄媚之态则人皆耻之。傲骨之为人,往往其行止抑或有大不同,行侠者快意恩仇,修真者为与不为,率皆士人可言风骨之有无。至若市井小民,贩夫走卒,且不识风骨为何物,逐利或徒手相搏,或投机取巧者芸芸。故风骨或为士大夫所专擅,舍士大夫阶层之实则风骨不形矣!

风骨何其贵哉!

文人乃国之良心,此文人之谓当与传统之士大夫同日可语。一旦正气不彰,风骨不存,则国之良心尽失,人主之国顿成沙聚之邦,前朝故事,至今闻之森然。同治间,八国联军陷京师,有国人为之造攻城之具,因多遗银元故。或有人讽之:“夷人具枪炮而犯天朝,何为助之!”答曰:“洋人打皇帝而已,与我何干!”国人不识大体麻痹如斯夫!何以致之?风教不彰所致乎?诚若是,则困惑多多,检视不及。是大清天下无文人乎?非也!是时文人风骨尽失乎?非也!曾几何时,定庵先生大声疾呼“九州风气恃风雷”!林则徐君慷慨陈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风骨之于文人早融于气血,焉能一朝而尽失!行于末世,大厦将倾,梁柱腐朽,隼卯徒叹奈何!

倡言曰风,落地成俗。风俗之成形绝非一日之功,而风骨之形于人文精神,实乃上行下效之结果。气血丰盈之躯,筋脉融通,肌理致密,精神振作,风骨立而行效之,寻常巷陌知礼仪,重荣辱,正气彰,有力量。风骨显于形而潜于衷,运行于天体之间,五内之中则生机勃发。设若体系崩溃,五内俱焦,风骨之形散焉能神聚?教化之形徒具,难收教化之效,惟成穷则独善其身的自我慰藉,人主之国而沦为沙聚之邦不远矣!

究其故,风骨存,不言殇;风骨亡,民魂丧。若要生存世间,角逐列国,首先要立人。“人立而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只有“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才能“由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反之,一无风骨气节之人,难以昂首前行;一无风骨支撑之国家,难以立足世界;一无风骨支撑之民族,难以挺起脊梁矣,果真,是也!

(本稿编辑:时雨)  


请您发表评论,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本网站留言评论经过审核后才能显示,敬请广大网友予以谅解。谢谢!)
网友名称: *
评论内容: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记协网
中国作家出版社
国务院新闻办
北京文化出版社
人民网
中国新闻出版网
国家广电总局
华时网
央视网
河东吟者-时雨
光明网
中国报道网
中国经济网
新华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台湾网
香港新闻网
中国作家网
国际在线
香港政府一站通
首页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用户登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昌110041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字第23224号 

 单位《当代时报》杂志社 《法治观察》编辑部 《良知》杂志编辑部   中国作家出版社    北京文化出版社    北京华夏时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中国当代新闻网(2010-2029)欢迎转载·欢迎加盟 ◎ ◎ ◎ 电子信箱:ddsbzzs@163.com     bjwhcbs@qq.com 

 我们的理念:弘扬先进文化,关注当代现实;彰显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