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山寻"根”记
富松/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这是我对妻女二人冬季游览运城岚山根景区的一句戏谑之词。而我,这次却选择在炎炎夏日打卡岚山根,自有我的道理在!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夏季的岚山根别有一番蕴味!
遥立康中,坐66路公交于早饭后出行,在外滩玺园站转乘可直达岚山根景区的99路公交,大大节省了抵达的时间。一路只见村廓绿树,干燥时节的温热夏风惹人懊恼,公交车内因有空调却不时透出丝丝凉意,心情蛮好。
一小时有余,吾与一众游客却已远远望见张悬着国家级旅游休闲小镇牌匾的长城上垛口似的城门,我已然立于岚山根景区的山脚之下,好不快哉!
与城门呼应的是一壁字迹俊秀灵龙的百"福”图,仿佛皇家赐予的宝贝一般镶嵌在了山门之外。壁旁一边是立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铁窗,点染之下,不觉间增添了本景区的红色基因。
拾阶跨入山门,只见一行漆红大字映入眼帘,上书“来了岚山根,就是一家人”的宣传语,内心涌出一股暖流。左转遥望,只见新建的一垛城门,其下却有多面红色大鼓,各书一字,连接起来一读却是一句经典的广告词:这里最早叫中国!忆及城门外名为"古中国”的省内最大恐龙园,面对被尊称为华夏人文三祖之一的蚩尤石质雕像,心头不禁涌出一种极为原始却又最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去冬曾携妻女赴西安打卡网络上红极一时的大唐不夜城,除却流光溢彩的唐诗名句和色香味俱全的“邉邉面”的记忆外,委实只是驻留,而这次夏末时节只身打卡岚山根却萌发了一种寻到了华夏文明之"根"的奇想,内心不由一震!
遥望所见,是毛主席伟岸挺拔的雕像,旁边一面迎风的铁质红色国旗,一壁是我党从一大直至二十大的丰功伟绩,山西作为革命老区的形象不由间已深刻于脑海!
碧树青天,鸽哨声声,置身其间,好不惬意!
一碣石碑,上刻“小吃街”三字,这是岚山根景区囊括四海八珍之处,我不由心动。
农民保卫食品安全的字眼映入眼帘,只见酒旗林立、商号百家,炊烟袅袅,饭香阵阵。紧随两位常来造访的永济食客,我们一起走进了一家门囗横挑着一晃"羊肉胡卜”大旗的商家,一场羊肉就洋葱的大戏正在上演,饱餐之余让人仿佛找到了晋南餐饮的正根与正魂,不由间满是一阵渍渍的赞叹!
糖葫芦,胡辣汤;风葫芦,酸辣粉;甜麻花,薄煎馍;豆腐脑,薯粉条。方形的美食一条街,圆满的勾勒出了运城人一年四季的人间烟火。恍惚间,不难觉察到晋南人的人情世故!怪不得,连外地游客口中也道出了这么一句:运城,是一座翻墙也要来的城市!
晋南饭食量足料好,处处透出几股晋南人的憨厚劲!晋南汤水足料香,时时冒出丝丝晋南人的诚信样!怕这就是这次夏日打卡岚山我所寻到的文化之"根”了吧!
离行在即,回望岚山,却见万丈霞光,仿佛大运之城上空掠过的千万只金色凤凰,它们正昭示着运城人民幸福的未来!
(本稿编辑:时雨)
|